2014年苗栗縣文創商品認證名單出爐!
|
今年獲得認證商品種類多元,包括木雕、陶藝品、織品、珠寶、創新包裝、金工創意等作品,除具創意設計外,亦兼具實用與觀賞價值,其中包含年度十大重點宣傳商品,分別為楓之醇本舖「楓之醇香蔥油」、頭份鎮流東社區發展協會「流東茶薌茶葉產品」、苗栗縣文化創意美學研究推展協會「帶路雞-一鳴驚人」





2014年苗栗縣文創商品認證名單出爐!
|
【大紀元10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十五日電)由台灣八位時裝
設計師與十五家地方客家服飾業者共同推出一百四十五套客家時尚創意服飾,
今天傍晚由凱渥模特兒在台北伸展台上一一展現,吸引紡織展人潮觀賞,鎂光
燈也閃個不停,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黃玉振期許將「客家文化」營造為一種
品牌,變成世界重新發現台灣的新角度。
行政院客委會主辦、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執行的「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暨行銷
推廣」專案,經過一年籌畫,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客家時尚漾新采~
2008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成果」動態發表會。
黃玉振致開幕詞說,全世界服裝設計品味回歸本土、強調質樸與尊重傳統的後現
代風潮,使蘊含豐富客家文化的傳統客家大襟藍衫、大襠褲、肚兜、盤釦、翹腳
鞋、雲肩、客家屋脊、花布等獨特元素,都透過時裝設計師的創意結合時尚如桐
花意象,展現客家。
他表示,傳統客家服飾與客家食材、日用器材一樣,大多是在客家環境中就地取材
,不謀而合的符合當今節能減碳的環保愛地球趨勢,結合時尚中更展現客家族群
勤勞儉僕的傳統精神,期待協助業者將客家服飾產業經營成為一種「時尚精品」,
並將「客家文化」營造為一種品牌,變成世界重新發現台灣的新角度。
2008客家創意服飾開發成果由李卉羚、林國基、胡雅娟、徐秋宜、許艷玲、蔣文慈
、潘怡良、蔡佳瑾等八位台灣知名服裝設計師參與設計,與十五家客家傳統服飾業
者合作,開發出具客家服飾元素意象的六款布料與一百四十五套客家創意服飾,十
八日將在屏東內埔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再展演一場,歡迎民眾踴躍前往觀賞。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work456
地址: 350 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和興路18號
「2010臺北縣都會客家花布、藍染流行創意服飾設計比賽」頒獎典禮於12月12日
下午2點假臺北縣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舉行,並由臺北縣政府客家事務局長劉武
清親自頒獎。本次競賽共分「花布組」、「藍染組」,經由初賽、決賽後,選出
4位獲得特優參賽者,以及17位優等、佳作獎得主,參賽者利用創意與美感,將
客家文化的美麗發揮的淋漓盡致。本次比賽吸引了超多參賽者爭相報名,經過初
步審核過後,花布組從45件作品挑選15件、藍染組從25件作品中挑選6件作品獲得
特優、優等及佳作獎項。決選評審之一的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葉立誠教授認為,從
本次參賽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臺灣服裝設計實力確實不俗。除了「藍染組」特優從
缺外,其他得獎作品都成功展現出多元文化的風格。
本屆作品可說是百花齊放,不僅有來自臺灣各地的參賽者,作品也從完全突破過去
客家服飾的束縛,結合更多元素、呈現不同的風格特色。榮獲「花布組」特優獎的
王皕玫,作品以「客意出席」展現民族融合的服飾風格,以漢族服飾「旗袍」意象
,納入了客家傳統的大襟衫中,並忠實呈現客家人質樸
而富含底蘊的文化性格,獨特卻不喧賓奪主,營造出低調素雅的美感。
此外,33年次的曾林美惠以近70歲高齡參與比賽,以「花香鳥語舞春風」
奪下花布組佳作,另一名特優獎得主劉俊卿,則以兒時記憶中的大花紅布
做為主體,再以碎布、不規則縫線展現大花紅布的高可塑性,同時以傳統藍
染技藝,創作出「花宴」的特優作品。「藍染組」雖然在特優獎項從缺,不
過優等組的得獎作品,亦被評審給予高度評價。榮獲優等獎的蘇施麗花,不
僅完整呈現出客家藍染技藝,更結合植物染色技藝的推廣,讓民眾瞭解減少
環境污染與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另外一名參賽者黃筱柔,則以油桐花綻放圖
騰,展現客家人群居山區中,享受花藝與人文結合的高度美感,吸引了評審
目光。劉局長針對評選出的作品表示,臺灣紡織業近期的復甦,靠的
絕對不是價錢的競爭,而是真的從關心環境、結合人文出發。客家服飾正是
這兩項條件的結合產品,足以帶領時尚風潮與臺灣紡織業的火車頭,
也因此期望更多人投入真正愛護環境又兼具時尚美感的客家藍染製作,讓我們
的文化產業與環境資源結合,真正創造永續經營的臺灣前景。(2010/12/13)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work456
地址: 350 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和興路18號
【 金工人才培訓基礎課程 一技在身 受用無窮】
有聽過閩南語說的「打金,打金」想知道精緻高雅的金飾銀飾是如何製作的嗎?
今年2014暑假期間,有一位氣質清新脫俗的學生「李一」,前來本社學習金工技藝」的基礎課程。
我們也請到本社的金工內聘訓練師 ,林義超先生擔任教學老師,透過這次學習,
義超老師把金工製作的技術分成四大類,由淺入深的技法。
「火,敲,磋,鋸」這四項金工的基本要領,只要學起來純熟之後,即能出師!
義超老師這麼說著,讓我們來實際看看銀飾是怎麼製作的
步驟1 「火」 -> 透過火的高溫熔銀之後倒入鐵製模型製作成長條狀,並鋸切取
得適當重量。
步驟2 「敲」-> 條塊需要用敲的來敲出您所需要的形狀,也可使用電動碾展機將
銀塊碾壓成需要的樣子。
步驟3 「磋」-> 利用銼刀將表面磨平順。
步驟4 「鋸」-> 利用鋸子鋸出最後需要成形的樣子。
以下則是學生李一前來學習的上課照片分享
想學習金工製作的朋友們,歡迎前來學習技術,有了一技之長就能
替自己打造不一樣的人生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work456
地址: 350 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和興路18號
「台灣客家特色商品」 藍衫花布‧再現客家風情
回朔早年的台灣社會,家庭代工普遍,約六十年代,成衣產業蓬勃發展,當時苗栗的竹南地區也是重要成衣市場發展據點,當年以「文美縫紉補習班」為始,後結集了一群熱愛服裝與之品設計的客家婦女們,成立「竹南手工藝生產合作社」,不僅以生產團體制服為主,也是成衣製作的訓練中心,為地方上的客家婦女們開闢一條專業道路。
位於苗栗竹南的「竹南手工藝生產合作社」,長期以教學與傳承為首要任務,積極投入服飾開發與創作,更藉由客家婦女的巧手,將傳統客家服飾的元素,融入現代時尚服飾設計當中,不僅將客家原有的服裝特色加以保留推廣,更發展出足以躍上服裝伸展舞台的現代新穎設計。合作社於五年前向客委會提出申請,經由客委會的輔導與行銷通路規劃,讓客家服飾的推廣路徑發展的更廣闊而深入,今年並設有兩個客家服飾設計班,來教導學員關於客家服飾的設計與製作,合作社不僅設計生產出眾多款項的客家服飾,還造就了許多客家服飾專業人才!
「竹南手工藝生產合作社」以客家元素為基礎,運用客家花布、桐花布、藍衫印象等,所設計款項包含有各式男裝、女裝、童裝、肚兜,還有提包、手包、抱枕、布偶等,傳統中帶有現代感,正符合現代懷舊風的流行走向,展現了東方民族味道的客家風采,更足以在國際市場上表現出代表在地特色的服飾文化!穿上一身客家風,此韻只有這裡有。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work456
地址: 350 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和興路18號
這是2014年8月30日星期六的自由時報報導
對於選戰熱烈開跑,每位侯選人無不使出全力
奮戰!除了要認真服務選民,照顧弱勢,做出
亮麗的執政成績之外,有沒有發現報導上的邱
鏡淳侯選人很親民的選擇客家服飾當作展現出
新竹在地文化的象徵,感謝他的慧眼選擇本社的
「國民領」服飾!!,(服裝如下圖)
「國民領」服飾,顧名思義是個較為
輕便、平民而且不失莊重的一個設計服
可於正式場合穿著!既可以當做 休閒
服也可以當作正式服裝就像報導上候選
人穿著我們設計的服飾那樣!有客家元
素的風味!且可以直接的傳達這個鎮所
營造的在地文化特色。
在此來讓大家再看看我們其他不同搭配
的「國民領」
好消息來囉!好消息來囉!
恭賀 本社於8月4日收到客家委員會的函文,是什麼
樣的函文呢?因客家委員會新開發幾款的桐花布料式樣
,本社也因此榮獲「客家文化意象暨桐花布料設計專利
權及著作權」之授權。此客委員專利證書號是D157944
及D157945及D157947的布料樣式。客委會已於8/4日正
式發文同意授權給本社三款的桐花布式樣!!!發文字
號為「客會產字第1030012706號」
這真是給本社莫大的振奮及鼓勵呢!
因為本社對於客家文化的始終不變的熱愛及數十年的
教學輔導及積極與客委會的密切往來。能得到此項布
料式樣的認證著實是非常開心也是份榮耀,這也代表
著本社能夠使用這三款的桐花布樣來做為新的產品開
發及設計 來讓大家看看客委員授權給我們的這三款的
布料吧!
第一款是「蝴蝶」
此款的設計理念是
融合菱格紋特殊線條,將蝴蝶飛舞的圖紋晉升時尚設計元素
,以不規則排列圖案來表現蝴蝶飛舞的樣貌也強調珍惜自然的
理念。
第二款是 條紋油桐
此款的設計理念是
油桐花語是純潔、柔情且詩意,代表客家族群「勤與
真」的生命活力,融入時尚的線條表現及流行趨勢色彩,
詩意中亦顯個性。
第三款是 油紙傘
此款的設計理念是
傘是客家重要的文物之一,象徵多子多孫、豐富圓
滿好福氣之意;朵朵傘花所綻放出幸運與光明的魅力
,隨意錯落的傘格變化,帶出新的季節氣息。
=================================================
以上就是三款的桐花布樣專利授權
歡迎舊雨新知們,若有喜愛這些桐花布樣需要
製作產品或服飾的朋友們,歡迎來電與我們
洽詢哦!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work456
地址: 350 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和興路18號
再生銀飾 讓身障人士再生生命的春天
「銀」的殺菌效果向來有目共睹,使得配帶銀飾,經常
成為一種必備的健康防禦措施,本社因循著這樣的健康
理念於2008年開始投入再生銀飾的創作與生產行列,特
別的是,本社雇請的金工師傅全都是身障人士,精緻的
雕工和這一段特別的人文組合,使得所生產出來的銀飾
別具意涵,深受顧客喜愛。 這都是我們師傅的作品哦!
是不是非常的精美呢?!
我們是以回收電腦主機板所提練的純銀來做為加工
原料,生產出來的作品,除了傳統金工,也結合現
代流行圖案,當客家桐花季來臨的時候,師傅們也
不忘設計各種桐花飾品,展現不同的流行品味。
相較於銀樓巿售的各類飾品,製作出的成品或代工價格
不但比較便宜,許多顧客還會因為生產都是出自身障
人士之手的關係,而專程前來訂製喜歡的款式,而由
他們平常自己所設計創作出來的飾品,也十分搶手
,經常才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
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work456
地址: 350 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和興路18號